2005年日本進入「超高齡社會」後,2009年達到人口高峰,隨即每年開始以數十萬人的速度減少,部分偏鄉甚至面臨滅村危機。少子化、人口外流、地方產業消失……日益導向衰落的惡性循環。回看台灣,也有同樣迫切之苦。

今年三月,台灣已邁入「高齡社會」,等到2060年時,內政部估算台灣老年人口比例更將飆升到僅次於日韓。一場人口老化危機,想避也避不了。

老年人口比例

對此,日本安倍政府提出的解方是「地方創生」,要協助沒落鄉鎮建立可長期發展的產業模式,創造就業機會,好讓年輕人回流,以利地方人口再次增加。借鏡日本,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則表示,明年將會是台灣的「地方創生」元年。

但竹山「天空的院子」創辦人何培鈞表示,與許多投入地方創生的民間團體交流,大家都有「政府執政太重硬體,忽視軟體才是關鍵」的感受。

問題要能有效解決,關鍵還是在「人」。當日本「地方創生」已經發展成全民運動,台灣政府和民間力量又該如何發揮作用,才能走出自己的路?今周刊記者實地走訪台日村里,帶你看見在地的熱血,和那些幸福微笑的時刻。